戴好富致力于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创新利用,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形成了“产、学、研一体”的黎药产业技术研究体系,促进了黎药现代化和海南大健康产业的发展,服务乡村振兴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
一、扎根宝岛抢救黎药
2004年,戴好富怀揣着科技报国的雄心壮志,听从了导师周俊院士的建议:“做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一定要到药用资源丰富的地方”,扎根拥有丰富热带药用植物资源的海南岛。海南岛有药用植物4000余种,享有“天然药库”的美誉。黎族是海南的世居民族,黎药在治疗毒蛇咬伤、跌打损伤、接骨等方面疗效显著。然而,黎药传承和资源保护现状堪忧。一方面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,只能通过口传手授的方式传承医药知识,黎族年轻人却不愿意学习,黎族传统医药面临失传的危险。另一方面,环境退化和无节制开采砍伐,导致天然林被破坏,黄花梨等物种濒危,黎药资源亟需抢救和梳理。
实地测试沉香结香方法
只有摸清黎药配方和资源并加快科学利用,黎药才能焕发新机。戴好富带领团队跑遍了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105个村寨,访问乡间黎医,收集民间验方,鉴定和采集药材,取得了第一手翔实的资料,从植物学名、黎语发音和民间应用等方面编研了黎药632种,整理民间验方7776 个,翻译确证黎族语言文字药名636个,确证附方使用药物基原1351种,出版了《黎族药志》(共三册)和《海南黎药民间验方集》,全面抢救和传承了黎族用药经验。此外,完成了511种黎药植物的迁地保护,包括12种濒危植物,在海南文昌和海口建立了黎药种质资源圃,保证了黎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。
二、科技支撑黎药振兴
针对黎药物质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,戴好富带领团队系统研究了沉香、海南黄花梨、海南龙血树等重要黎药的生物活性成分,发现新化合物500多个、生物活性成分400多个、药物先导化合物5个,涉及抗肿瘤、抗炎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,建立了我国首个热带药用植物天然产物实体库,为新药研发提供了物质基础。同时构建了“海南黎药资源数据共享平台”,实现了黎药信息共享。
为学生讲解黎药知识
沉香自然结香“百无一二”,由于过度开发,沉香野生资源濒危,良种缺乏;沉香市场以假乱真、以次充好问题严重,制约了沉香产业健康发展。戴好富率领团队选育出“结香快、产量高、质量优”的沉香树良种3个,种植时间从6-8年缩短到3-4年即可结香,有效解决了沉香良种缺乏的问题;创制了稳定高效的沉香整树结香技术体系,沉香收获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一半以上,解决了“种香易、结香难”的瓶颈;制订了《沉香鉴定》和《沉香量等级》等标准,形成科学的沉香鉴定和品质评价体系,支撑了沉香产业发展。
三、开发黎药造福一方
利用“企业引导、农民参与”的方式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,服务乡村振兴。建立了石斛、益智等种植示范基地2.6万余亩,带动企业与农户种植黎药10万余亩,潜在经济效益50亿元以上。与十余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发了100余款黎药健康新产品,促进了社会就业、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。其中,与海南燕如意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植物纤饮等产品,打造了“花容燕”项目品牌,合作公司年产值达5000万元,并获批海南省2020年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。
观察沉香品质
把自主培育的沉香良种、结香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我国热区推广,创造经济产值2.65亿元。支持那大沉香研究院(海南)有限公司种植沉香800亩,开发沉香精油等日化产品8款,联合申请获批了儋州南丰沉香小镇,助推了品牌的发展与提升。3个沉香树新品种在我国热区推广种植6.7万亩,带动香农种植13.3万亩以上;近三年培训农技人员等2750人次,提升了沉香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。为政府部门、企业及个人鉴定1300余份沉香样品,有效规范了沉香市场。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结香25万余株,获得当地政府和香农的好评,提升了我国在沉香研究领域的影响力。